西泠學堂2021年書法/繪畫/篆刻春季課程 篆刻入門班
2021年4月11日
西泠學堂2021年書法/繪畫/篆刻春季課程篆刻入門班
講課導師:鄧昌成先生 / 林墨子先生
開課日期:2021年4月11日
結課日期:2021年6月13日
上課時間:每周日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修讀課時:共10堂課,20課時
上課地點:香港中環域多利皇后街9號中商大廈5樓
課程目標:
本課程適合對篆刻藝術感興趣的初學者或具有一定基礎人士報讀。想學好篆刻,找到名師正確的引導很關鍵。篆刻是中國文化中特有的一項傳統藝術,2009年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它是書法和鐫刻的完美結合,更是漢字展示的特有的藝術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在篆刻藝術領域里,宗法秦漢和明清時代的流派印學習同樣重要。本課程堂上教育,教學貫穿大綱,理論引導實踐、點評與示範相結合,以零距離教學方式,讓學員直接進入藝術實踐。
課程內容:
初學者課程主要在秦漢印基礎的臨摹和訓練上,從度稿上石開始有序的引導和示範,扎實的秦漢印基礎有利於日後在印篆布局印式規範上更加具有理念和法度。
教學大綱:
篆刻入門班設置為10堂課,每堂課2個小時,共20課時。
課堂編號 |
教學主題 |
內容大綱 |
作品示範 |
第一堂課 |
篆刻源流 |
起源與定義/發展和衍變 1.瞭解孤山西泠印社與西泠學堂 2.初試牛刀(互動形式示範刻姓氏印) |
導師示範 |
第二堂課 |
篆刻刀法 |
印材與工具/沖刀與切刀 |
導師示範 |
第三堂課 |
篆法章法 |
刻印章步驟/篆法章法介紹 |
導師示範 |
第四堂課 |
古鉨 |
臨摹與借鑒(摹印的方法及要領) |
實臨 |
第五堂課 |
秦印 |
臨摹與借鑒(摹印的方法及要領) |
意臨 |
第六堂課 |
漢官印 |
臨摹與借鑒(摹印的方法及要領) |
實臨 |
第七堂課 |
漢私印 |
臨摹與借鑒(摹印的方法及要領) |
意臨 |
第八堂課 |
魏晉 |
魏晉南北朝將軍印 |
將軍印擬刻 |
第九堂課 |
封泥 |
封泥綫條借鑒與模仿製作 |
課堂封泥製作 |
第十堂課 |
鈐印拓款 |
拓款工具介紹 1.款識規矩 2.刻款步驟 3.刀法示範 4.鈐印拓款 |
導師示範 |
導師簡介:
鄧昌成,1949年生於香港,廣東三水人,字勉齋。別署,學文、得意樓主。工商管理碩士、武術家。現為西泠印社社員,友聲印社創辦人及社長及海內外多個印社藝術顧問和名譽社長。港大專業學院、中大專業學院、嶺大專業進修學院、淨宗學會、員警書畫會篆刻班導師,浸會大學篆刻講師。篆刻師從馮康侯、陳秉昌,宗秦師漢,兼及皖浙流派、趙之謙、黃士陵、吳昌碩諸家,所作或工穩婉麗,或渾厚蒼古,均格調清新。其肖形印、會意印,更獨具匠心。早年擅細碎行刀,後於硬朗之粵派刻法尤有創新,以鳥蟲印名於港。書法以飛鳥篆與漢隸馳名,其篆取嶧山、隸取禮器、楷法司馬景和妻;畫以山水為主,師董巨,能工筆花鳥,而寫意人物尤為傳神。作品為香港藝術館購藏並主持該館講座。主要著作有《勉齋印稿》《香港四家印譜》《夢詩廬印存》《香港篆刻名家作品集》,對港臺韓新的篆刻史有所研究,編著香港、台灣、韓國、新加坡篆刻發展史。刊行友聲印集、印譜快訊、香港篆刻報等專業報刊。
林墨子(Jason LAM),字巽之,號翥盦。別署八風堂、煚廬、印尗等。印尼歸僑後裔,1971年出生於福建漳州。原就讀西安美院,九十年代旅居香港,後畢業於香港時裝設計學院。書畫篆刻兼擅,作品個性鮮明兼具東西方審美思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香港中國書協執委、香港國際職業設計師學會認證會士、香港國際藝術交流協會藝委、香港福建書畫研究會理事、香港漳州市區同鄉會名譽會長、福建書協理事、廈門弘一法師研究會副秘書長、廈門市太平巖弘一書院暨弘一慈善基金會理事、三月三書社成員、般若臺篆社發起人、南北印社社長。2006年西泠印社出版《林墨子篆刻選》,2008年香港國際藝術交流協會出版《中國奧運冠軍金石千秋》一書,同時書中輯入136方奧運冠軍中國印由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收藏,並設主題館對外開放。2012年由福建美術出版社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出版《鳥蟲篆》《肖形印》《齊白石》三本書。2014年再由福建美術出版社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出版《圖解鳥蟲印》《圖解肖形印》二本書。近年專研鳥蟲篆肖形圖像印式,備受學界推崇關註,作品廣為收藏。嘗為多位國際名人、國學大師、學界泰斗、政要人物、共和國將軍等鐫印百餘枚。